读到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观点:
你帮别人省了 1000 元,别人可能会勉为其难地给你 20 元报酬。
但如果你说能帮别人赚 1000 元,对方很可能会大方地承诺分你 200 元甚至更多。
你帮别人省了 1000 元,别人可能会勉为其难地给你 20 元报酬。
但如果你说能帮别人赚 1000 元,对方很可能会大方地承诺分你 200 元甚至更多。
https://youtu.be/cfaubxeS5HU?si=ViN-j4iDEY5hHgWV
FT 介绍拜登的“实业振兴国家大基金”计划,总投资计划高达 8910 亿美元。
虽然名字叫做"抑制通胀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但其内容既和通胀无关,也和抑制无关,其核心目标是让制造业重新回流美国,切断对中国的产业链依赖,并且推动美国向清洁能源大幅转型。
这个法案也存在一些核心争议:
1. 川普再次上台后会不会废除这项法案?
2. 欧洲对该法案表达不满,认为完全破坏了 WTO 的全球化框架。
3. 中国垄断了再生能源制造业,没有中国,有可能完成激进的清洁能源转型吗?
FT 介绍拜登的“实业振兴国家大基金”计划,总投资计划高达 8910 亿美元。
虽然名字叫做"抑制通胀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但其内容既和通胀无关,也和抑制无关,其核心目标是让制造业重新回流美国,切断对中国的产业链依赖,并且推动美国向清洁能源大幅转型。
这个法案也存在一些核心争议:
1. 川普再次上台后会不会废除这项法案?
2. 欧洲对该法案表达不满,认为完全破坏了 WTO 的全球化框架。
3. 中国垄断了再生能源制造业,没有中国,有可能完成激进的清洁能源转型吗?
https://laisky.notion.site/HTTP-3-Performance-Improvements-Part-2-Smashing-Magazine-bc610b26c95e4d2cb258bfca78f8240d?pvs=4
1. 拥塞阻塞?QUIC 也有
2. 0-RTT?QUIC 最多只能比 TCP 少一个 RTT,而且还极不安全。
3. connection migration?需要大改负载均衡器,而且没太大收益。
4. HoLB?取决于 multiplexer 算法,大部分情况下都比不上串行。
5. 和 TCP + TLS 比?QUIC 的性能远逊于 TLS。
prev: https://t.me/laiskynotes/62
https://wiki.laisky.com/projects/gpt/pay/cn/#page_gpt_pay_cn
这是个非营利性项目,所以我没费劲去接支付,充值只能靠和我邮件联系然后转账,退款同理。
因为境外支付存在高额手续费,我目前按照 8:1 的汇率计算美元充值,退款同理。等我明年有了境外银行卡,就可以按实价换算了。
我之前一直说 API 省钱,这个站开到现在 5 个月了,总开支只有 8 美元。
更新比较频繁,遇到问题先刷新页面试试。还没法解决可以邮件联系我。代码是我业余时间糊的,前端是手写 vanilla js,后端是 gin。代码非常烂,不怕眼瞎可以帮我改 bug:https://github.com/Laisky/go-ramjet/tree/master/internal/tasks/gptchat (抽空写点垃圾代码是我最爱的解压方式😂)
感觉 cloudflare 最近越来越不稳定了。就我个人来说,从他们开源的 cfssl 代码,和 cloudflared 的软件质量来说,我感觉这公司做事情很糙。
prompt:
Here is the most relevant sentence in the context:
https://laisky.notion.site/How-Hype-Will-Turn-Your-Security-Key-Into-Junk-ac50dfbc44354bdfab17ef76e72ece13
非常不错的文章,介绍了目前 passkey 领域可能正在走的一条歧路。
补充:关于 yubikey 是什么,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https://blog.laisky.com/p/yubikey/
众所周知,FIDO、WebAuthn 等正在推动 passwordless,也就是放弃让用户记忆 password,转而采用 security key 等固件来实现无密码身份认证。
除了 yubikey 等专用设备外,各类内置加密芯片的 iphone、android、mac 等设备也可以集成 passkey。
但是 passkey 的具体实现上,存在 resident key/non-resident key 两条路。简单粗暴的概括下就是:
* non-resident key 方案:仅需要 security key 设备持有一对公私钥,就可以对接任何服务端。缺点是需要用户输入用户名
* resident key 方案:需要 security key 设备为每一个服务端记录一对唯一的公私钥,优点是用户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缺点是对 security key 设备的要求高了。
android passkey、icloud keychains 这种依赖加密芯片的软件,可以支持存储无限多的 resident key。但是像 yubikey 这样的廉价专用硬件,其能存储的公私钥对(slots)是有限的,往往只有 5~20 个。
所以如果 resident key 方案成为主流,实际上 yubikey 等设备相当于就被挤出市场了。这违背了 WG 当初声称的“可以支持所有用户设备”。
Ps. 会搬运整理一些以前发在 X 的资讯贴到这里,方便归档索引。
next: https://t.me/laiskynotes/163
非常不错的文章,介绍了目前 passkey 领域可能正在走的一条歧路。
补充:关于 yubikey 是什么,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https://blog.laisky.com/p/yubikey/
众所周知,FIDO、WebAuthn 等正在推动 passwordless,也就是放弃让用户记忆 password,转而采用 security key 等固件来实现无密码身份认证。
除了 yubikey 等专用设备外,各类内置加密芯片的 iphone、android、mac 等设备也可以集成 passkey。
但是 passkey 的具体实现上,存在 resident key/non-resident key 两条路。简单粗暴的概括下就是:
* non-resident key 方案:仅需要 security key 设备持有一对公私钥,就可以对接任何服务端。缺点是需要用户输入用户名
* resident key 方案:需要 security key 设备为每一个服务端记录一对唯一的公私钥,优点是用户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缺点是对 security key 设备的要求高了。
android passkey、icloud keychains 这种依赖加密芯片的软件,可以支持存储无限多的 resident key。但是像 yubikey 这样的廉价专用硬件,其能存储的公私钥对(slots)是有限的,往往只有 5~20 个。
所以如果 resident key 方案成为主流,实际上 yubikey 等设备相当于就被挤出市场了。这违背了 WG 当初声称的“可以支持所有用户设备”。
Ps. 会搬运整理一些以前发在 X 的资讯贴到这里,方便归档索引。
next: https://t.me/laiskynotes/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