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Channel
Laisky's Notes
https://x.com/LaiskyCai/status/1797491021565378737 给 AO 的官方视频搞了个机翻字幕,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认为对背景介绍的比较全面了。 如果你是后端程序员,那么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解释:就是 DDD 里的 event-sourcing,不过现在所有的 event 都上链持久化了。 #blockchain prev: https://t.me/laiskynotes/239 next: https://t.me/laiskynotes/281
我之前介绍过 Arweave 的 AO 项目,并且认为 AO 是区块链世界的一次重要的技术进步,因为它利用类似于 event-sourcing 的技术架构,提供了传统 Ethereum 无法比拟的扩展性。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学习 TON(The Open Network)。这也是一个基于 actor 消息模型的去中心化网络,和 AO 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深入了解后我发现,TON 显然比 AO 的成熟度更高,扩展性更强,隐私性也更好。就目前看来,TON 代表着一个更令人兴奋的未来技术架构。

TON 中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独特设计:

1. 基于消息的 Actor 模型,这点和 AO 的 processes 大同小异,此处不再重复。
2. 基于租约的 smart contract。合约需要支付租金让自己在链上存活,欠租后会删除代码仅保留签名,欠租超过 1 年后会被完全删除。
3. Jetton wallets。智能合约不再维护账本,而是由用户自己的子钱包自行维护余额。提供了更好的隐私性,和最强的可扩展性。
4. base & master 双链设计,有效解决了消息系统中的正确性问题。被 validators 验证过的状态才会上 master chain。

特别值得一提的当属 Jetton wallets,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设计,可以理解为在区块链世界实现了现金。每个用户持有可信的现金,不同用户间可以直接交易,而不需要通过中心化的合约账本,这样不仅提高了隐私性,也提供了无限的可扩展性。

具体来说,当你要发行一个类似 ERC-20 的 layer-2 Token 时,不再需要在合约里记录所有用户的账本,而是仅需要提供一个可供所有用户独立运行的子合约模版。每个用户可以运行任意数量的子合约,子合约中记录有该用户持有的余额。当用户 Sender 向用户 Receiver 转账时,转账消息会携带上 Sender 合约的签名和金额,Receiver 通过验证签名得知 Sender 的合约是可信的,即 Sender 的合约会同时扣除相应的转账金额,Receiver 同意接收消息并增加自己的余额,转账完成,整个过程中不需要第三方参与,尤其不需要中心化的合约账本参与。因为用户的子合约(Jetton wallets)也是完全运行于链上的,所以 TON protocol 会保证消息中的 Sender 合约签名是真实可信的,可信的合约也会诚实地执行和转账相对应的余额操作。

上述操作仅仅只发生于转账的双方,也就是即使是同一种代币,不同人间的转账也可以完全并行运行,而不受制于中心化合约,这一点使其可扩展性达到了最大,提供近乎无限的吞吐量。同时,用户的余额和转账交易也不再那么容易被外界观察到,极大提高了隐私性。 #blockchain

prev: https://t.me/laiskynotes/249
next: https://t.me/laiskynotes/296
 
 
Telegram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