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 Eugene Rogan 写的《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The Arabs: A History),此书从阿拉伯伊斯兰运动的兴起讲起,详细介绍了如今的阿拉伯国家的诞生历史。可以说整个阿拉伯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被外来势力干涉和角逐的动态历史。奥斯曼帝国统一了整个阿拉伯的核心区,但是这个帝国比起阿拉伯,离欧洲的中心更近,阿拉伯地区只是奥斯曼下辖的遥远边区,时不时派遣军队来镇压一下壮大的地方势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广大的北非、阿拉伯地区沦为英法瓜分的殖民地,英法两国根据自己的利益,将这块广袤的土地切分为数个小国家,作为奖赏给在战争中支持他们的阿拉伯王子们。虽然这些国家名义上独立了,但是实际上仍然处于英法的控制之下。英法势力的中间,留下了一块作为缓冲的无主之地,也就是在日后留下无数动荡与冲突的巴勒斯坦地区。这种帝国主义式的干预,戳穿了威尔逊所谓的“民族自决”的谎言,粉碎了全世界处于压迫之中的人们对于西方世界的信任。
二战后,英国和法国国力遭受重创,逐步退出中东。中东作为地缘政治新前线,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开始争夺这个地区的控制权。冷战时期,阿拉伯国家分裂为亲美和亲苏两大阵营。随着苏联解体,曾经投靠苏联的国家失去了庇荫,美国开始以反恐等名义,对这些国家展开围追堵截,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国。
不只是外部干涉,阿拉伯世界内部的信仰与制度冲突也日益严重。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世俗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的冲突,民族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冲突,都是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愈演愈烈。曾经的极端原教旨主义瓦哈卜和伊本·沙特创建的沙特阿拉伯,因为石油贸易突然从一个贫穷的部落跃升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沙特政府凭借雄厚的财力开始向全球输出原教旨主义,同样因石油而富裕起来的各个阿拉伯王子们也开始积极介入地方争端,培养自己的军阀势力。从此中东再无内战,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代言人战争,前有阿富汗圣战,后有叙利亚内战。约旦作为一个没有发现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其政府就保持了理性,并且时常对原教旨主义的扩张和代理人军阀发表批评。
当我们作为看客,批判阿富汗人的困境时,不能肤浅地称之为“阿富汗人自己的选择”,在这个利益和武器全球化流通的时代,人民早就没有了选择的权力。 #book
* 📒摘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广大的北非、阿拉伯地区沦为英法瓜分的殖民地,英法两国根据自己的利益,将这块广袤的土地切分为数个小国家,作为奖赏给在战争中支持他们的阿拉伯王子们。虽然这些国家名义上独立了,但是实际上仍然处于英法的控制之下。英法势力的中间,留下了一块作为缓冲的无主之地,也就是在日后留下无数动荡与冲突的巴勒斯坦地区。这种帝国主义式的干预,戳穿了威尔逊所谓的“民族自决”的谎言,粉碎了全世界处于压迫之中的人们对于西方世界的信任。
二战后,英国和法国国力遭受重创,逐步退出中东。中东作为地缘政治新前线,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开始争夺这个地区的控制权。冷战时期,阿拉伯国家分裂为亲美和亲苏两大阵营。随着苏联解体,曾经投靠苏联的国家失去了庇荫,美国开始以反恐等名义,对这些国家展开围追堵截,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国。
不只是外部干涉,阿拉伯世界内部的信仰与制度冲突也日益严重。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世俗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的冲突,民族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冲突,都是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愈演愈烈。曾经的极端原教旨主义瓦哈卜和伊本·沙特创建的沙特阿拉伯,因为石油贸易突然从一个贫穷的部落跃升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沙特政府凭借雄厚的财力开始向全球输出原教旨主义,同样因石油而富裕起来的各个阿拉伯王子们也开始积极介入地方争端,培养自己的军阀势力。从此中东再无内战,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代言人战争,前有阿富汗圣战,后有叙利亚内战。约旦作为一个没有发现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其政府就保持了理性,并且时常对原教旨主义的扩张和代理人军阀发表批评。
当我们作为看客,批判阿富汗人的困境时,不能肤浅地称之为“阿富汗人自己的选择”,在这个利益和武器全球化流通的时代,人民早就没有了选择的权力。 #book
* 📒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