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 Chris Miller 的《芯片战争》(Chip War)。看到这个书名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Eric M. Jackson 的《The Paypal Wars》,本来以为也会是一本围绕芯片的商战故事,结果没想到真的就是字面意义的“战争”,以地缘政治和军事对抗的角度,描述以美国为核心的芯片产业历史。
半导体产业的起源就是冷战时期美国意识到在传统军备上,美国和欧洲已经远远落后于苏联,于是马歇尔和佩里提出抵消战略(Offset Strategy),通过部署精确打击为主的高技术武器,来抵消苏联在传统武器数量上的优势,而高技术武器的技术基础,就是半导体。半导体作为人类工业的明珠,需要庞大的供应链来支撑。苏联虽然凭借强大的间谍网络,几乎获取了美国全部的半导体秘密和零部件,然而即使能够在政治为主的体制下实现技术复制,但却无法实现有利可图的大批量生产,这也标志着在大规模产业链的现代工业模式下,传统的“复制策略”已经失效。
五角大楼的军工订单催生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但是仙童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很有前瞻性地意识到,未来半导体真正的需求一定是民用计算机,而不是军方。所以他不同于那些安于享受高利润军队订单的公司,而是大刀阔斧的降价,让产品能够适用于民用市场,最终开启了蓬勃的民用半导体时代。因为不满足于仙童股东拒绝为员工发放股份的做法,诺伊斯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最终离开仙童,成立了英特尔。
还有一段小插曲是,作为二战后扶持日本振兴的国家战略,美国积极扶持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在日本政府财政扩张的无限支持下,日本半导体迅速崛起,一度占据了全球 90% 的份额。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在 1989 年出版了《日本可以说“不”》,书中提到日本可以凭借半导体优势制衡美国,甚至可以通过为苏联提供技术支持来打破冷战的军事平衡,这也代表着日本的野心膨胀到了极致。可是随着日本经济崩溃,半导体产业也随之崩溃,大部分市场份额韩国抢走。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李国鼎倾尽台湾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支持张忠谋成立台积电,在美国半导体行业耕耘多年的张忠谋决定发展一套独特的代工产业,台积电声称绝不自研芯片,以表明自己绝不会成为芯片设计公司的潜在竞争对手,专注于芯片代工生产,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合作,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公司,垄断最先进制程的生产工艺。
文章的最后篇幅介绍了华为,称华为的崛起路线和早年的三星很像,“以更低廉的价格,向全世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华为凭借其庞大的研发投入支撑起了产品的不断迭代,并且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世界先进的水平。但是,随着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开始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展开全面遏制,就如同当初苏联失败的“复制策略”一样,中国想要实现完全独立自主的半导体产业链是不现实的,即使中国在十年后能够达到台积电目前最先进的水平,但是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本身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耗资一万亿美元打造的国产半导体在市场上将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仅仅依靠行政手段的采购无法支撑起这么庞大的成本。如果中国真的要和美国全面对抗,那么中国只能寄希望于打造一个去美国化的全球产业链,但是在美国软件和设计的全面封锁下,一个第三方国家很难无视美国的制裁。 #book
* 📖摘抄
半导体产业的起源就是冷战时期美国意识到在传统军备上,美国和欧洲已经远远落后于苏联,于是马歇尔和佩里提出抵消战略(Offset Strategy),通过部署精确打击为主的高技术武器,来抵消苏联在传统武器数量上的优势,而高技术武器的技术基础,就是半导体。半导体作为人类工业的明珠,需要庞大的供应链来支撑。苏联虽然凭借强大的间谍网络,几乎获取了美国全部的半导体秘密和零部件,然而即使能够在政治为主的体制下实现技术复制,但却无法实现有利可图的大批量生产,这也标志着在大规模产业链的现代工业模式下,传统的“复制策略”已经失效。
五角大楼的军工订单催生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但是仙童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很有前瞻性地意识到,未来半导体真正的需求一定是民用计算机,而不是军方。所以他不同于那些安于享受高利润军队订单的公司,而是大刀阔斧的降价,让产品能够适用于民用市场,最终开启了蓬勃的民用半导体时代。因为不满足于仙童股东拒绝为员工发放股份的做法,诺伊斯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最终离开仙童,成立了英特尔。
还有一段小插曲是,作为二战后扶持日本振兴的国家战略,美国积极扶持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在日本政府财政扩张的无限支持下,日本半导体迅速崛起,一度占据了全球 90% 的份额。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在 1989 年出版了《日本可以说“不”》,书中提到日本可以凭借半导体优势制衡美国,甚至可以通过为苏联提供技术支持来打破冷战的军事平衡,这也代表着日本的野心膨胀到了极致。可是随着日本经济崩溃,半导体产业也随之崩溃,大部分市场份额韩国抢走。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李国鼎倾尽台湾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支持张忠谋成立台积电,在美国半导体行业耕耘多年的张忠谋决定发展一套独特的代工产业,台积电声称绝不自研芯片,以表明自己绝不会成为芯片设计公司的潜在竞争对手,专注于芯片代工生产,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合作,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公司,垄断最先进制程的生产工艺。
文章的最后篇幅介绍了华为,称华为的崛起路线和早年的三星很像,“以更低廉的价格,向全世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华为凭借其庞大的研发投入支撑起了产品的不断迭代,并且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世界先进的水平。但是,随着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开始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展开全面遏制,就如同当初苏联失败的“复制策略”一样,中国想要实现完全独立自主的半导体产业链是不现实的,即使中国在十年后能够达到台积电目前最先进的水平,但是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本身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耗资一万亿美元打造的国产半导体在市场上将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仅仅依靠行政手段的采购无法支撑起这么庞大的成本。如果中国真的要和美国全面对抗,那么中国只能寄希望于打造一个去美国化的全球产业链,但是在美国软件和设计的全面封锁下,一个第三方国家很难无视美国的制裁。 #book
* 📖摘抄